目前分類:健康 (4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國際中心/編譯

源自於南亞的超級細菌「NDM-1」(新德里金屬乙內酰胺酶一型),已經蔓延到全球14個國家,目前有170人感染、6人喪命。不過您對它有多少的認識呢?它的傳染途徑是什麼?會出現哪些症狀?記者教您做好預防措施,避免病菌找上您。


全球恐將面臨前所未見的超級細菌NDM-1威脅,那到底什麼是NDM-1?NDM-1是一種酶菌,以DNA的結構出現,可以在細菌中自由複製和移動,使得它擁有驚人的傳播和變異潛能,輕易就能依附在其他病毒上。


目前已發現和大腸桿菌以及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結合的病例,導致泌尿道感染或肺炎,患者染病後會出現小便疼痛、傷口感染和發燒等症狀;但如果是和危險性病毒結合,一旦侵入血液,恐會變成無法醫治的人傳人病毒。


Hammer-Ming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心血管疾病患者之營養狀況探討

50歲以上的人,約有12%的人具有心臟血管疾病,而心臟血管疾病患者中,約有24%係抽煙者,12%是糖尿病患者。經研究指出得冠狀動脈疾病的人,其生命的危險性,與其血清中維生素ACE、β-胡蘿蔔素的含量,具有相當重大的相關。

若探討心臟血管疾病患者(包括糖尿病患者及癮君子)的血清內容物質,可發現其脂肪過氧化物(lipid peroxides)均是偏高。此等人均有一特性,就是病患血清中的維生素C,在調整抽煙程度與糖尿病嚴重性等因素後,心血管病者血清中維生素C均較一般人為低。在調整年齡、抽煙、糖尿病、血壓、血脂蛋白、體重等因素後,維生素AE含量多少,與心臟血管疾病者之危險程度有反相關,亦即血中維生素AE偏低,疾病發作後之危險性更高。

進而探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,其營養缺失與上述心臟血管疾病患者,有甚多相似之處。經研究指出血脂肪、血糖、心肌中相關的脢(cardiac enzymes)等均較正常人為高,顯示代謝較速。而患者血清中維生素ACE、β-胡蘿蔔素的含量,與正常人者比較顯著地偏低,且脂肪過氧化物(lipid peroxides)均是較正常人者為高。前四種營養素維生素ACE、β-胡蘿蔔素中,維生素C及β-胡蘿蔔素的血中含量,減少得比其他營養素來得嚴重。若是患者中有抽煙或得糖尿病者,其維生素C及β-胡蘿蔔素的血中含量,較同是心肌梗塞者顯著地偏低。

Hammer-Ming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

多數的男性以為漏尿、頻尿、尿失禁問題,是因為攝護腺肥大,不過,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秘書長莊燿吉指出,這些症狀只是「膀胱過動症」的症狀之一,國內有近5成、50歲以上熟男爲此所苦,及早就醫就可改善症狀。

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日前在全國抽樣調查618位50至70歲的熟男,結果發現高達4成7有膀胱過動症問題;65歲以上男性更有超過7成比率有此困擾;在這些膀胱過動熟男中,每3名就有1名認為尿尿有問題就是攝護腺肥大所致。

莊燿吉說,典型膀胱過動症狀是頻尿每日8次以上、夜尿每晚2次以上、尿急無法忍耐、急迫性尿失禁、來不及到廁所就尿出等。

Hammer-Ming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3